由志工老師組成、李志誠老師召集、余素芳老師協助鑑定採集的「芝山生態調查小組」,於2012-2013年之例行調查,即已記錄到無脊椎動物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約850種;蛛形綱約117種。不僅物種多樣,也有北部少見的岩崎寒蟬、黑點灰蝶等,甚至也發現新種:小短翅筒金花蟲、黑緣布魯葉蚤等。
生態調查小組至今仍持續每月兩次的調查,這份不間斷的熱誠及普查記錄的完整,帶領園區同仁、志工開啟美麗的新視野,更將臺北盆地的生態多樣性以及芝山岩的獨特性展現於世人。 以下即介紹數種芝山常見的昆蟲及蜘蛛,詳細資訊可參考館內刊物:芝山常見100種昆蟲;以及摺頁:芝山常見蜘蛛。
半翅目/蟬科 Cicadidae 學名 Meimuna iwasakii Matsumura, 1913 體長 28~33mm,雄蟲較小,雌蟲較大 出沒季節 成蟲出現於初冬 8月~翌年2月 習性 成蟲與若蟲均為刺吸式口器,吸食植物汁液維生。若蟲在土壤下吸食植物的根,若蟲數量太多時會對植物造成傷害。雄蟲喜歡在樹幹枝條上鳴叫。 分佈 臺灣特有種。芝山岩及陽明山零星分部。 特徵 體色具美麗的藍綠色斑紋,並覆蓋著銀灰色鱗毛。本種鳴聲與一般寒蟬略有差異,一般寒蟬尾音有高低變化,岩崎寒蟬尾聲單調。
(別名:姬黑星小灰蝶) 灰蝶科/黑點灰蝶屬 學名 Neopithecops zalmora (Butler, 1869) 前翅長 約0.9~1.2 cm 出沒季節 全年可見 生息狀況 一年四世代以上;普遍易見。 寄主植物 幼蟲期攝食石苓舅(新芽與嫩葉)。 習性 偏好於較陰暗環境中活動 分佈 全島平地至低海拔山區(常綠闊葉林) 特徵 翅膀背面黑褐色,腹面白色。後翅腹面前緣有一枚顯眼黑色斑點,近肛角處也有一枚較小黑點。喜好於闊葉樹林較陰暗環境中活動,以及溪畔、地面吸水。
鞘翅目/瓢蟲科 Coccinellidae 學名 Amida tricolor formosana Kurisaki, 1920 前翅長 3.8~4.6mm 習性 臺灣特有種。棲息平地至低海拔山區,成蟲,幼蟲均為肉食性,捕食木蝨、介殼蟲、蚜蟲等。視力很好,活動敏捷,在本區常見。 特徵 複眼大,體背具有細毛。前胸背板黃褐色,中央有一枚黑色斑點或無,翅鞘為黃色、棕、黑三色。幼蟲體表有粗大蠟絲,外形像介殼蟲。
鞘翅目/捲葉象鼻蟲科Attelabidae 學名 Agomadaranus pardaloides 前翅長 約6~7 mm 分布 臺灣特有種。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。 習性 攝食朴樹。雌蟲捲葉築巢產卵,築巢時,有時會看到雄蟲爬到雌蟲背上,形成特殊的畫面。冬季於殘舊的葉苞內或葉背集體越冬。 特徵 成蟲頭及腳橙黃色,前胸背板及翅鞘橙紅色,上有黑色瘤突狀圓斑,左右各6枚,小楯板黑色。